五四青年節|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孫暢 2024-05-04 08:46:32

內容提要:回望百年路,五四精神賡續不絕,一代代青年在中華大地上,用奮斗書寫著青春風采。『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踔厲奮發、挺膺擔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取得了優異成績。

  天津北方網訊:又是一年火紅的五月,又一次迎來這個對於中國青年意義特殊的節日——五四青年節。

  回望百年路,五四精神賡續不絕,一代代青年在中華大地上,用奮斗書寫著青春風采。“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踔厲奮發、挺膺擔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取得了優異成績。

  他們的故事中,有家國情懷、有遠大理想,肩負著助建“國之重器”、鑄就時代新功的責任使命;他們的故事中,有奉獻堅守、有詩和遠方,在平凡崗位上綻放、在逐夢征途中拼搏……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讓我們走近6位青春奮斗者,聆聽他們的故事,致敬激揚青春。

朱平

  勇立潮頭的“掌舵人”——訪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平

  五月和風日暖,天津港碧浪逐堤、春潮澎湃。一艘載重量85000噸的散貨船停靠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造船碼頭,正在為交付前的出海試航做准備。

  “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2028年,總金額近300億元。每天有5000多人在船廠工作,節假日也不停歇,大家熱火朝天忙生產,全力以赴趕訂單。”說話的人是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平。

  從造船廠的一線調試員到管理十幾人團隊的項目經理,從生產管理部項目負責人到民船總裝建造基地的“掌舵人”,今年剛滿40歲的朱平一路乘風破浪、勇挑重任,用拼搏奮斗書寫無悔青春。

  紮根基層一線,朱平曾主持建造過多種類型的超大型船舶,實現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造船業“零”的突破;在正式運營2年多的中船天津,朱平“掌舵”年輕的造船廠,駛出了每年增加20億元產值的“加速度”。

  中船天津是中國船舶集團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建立的造船基地,於2021年11月正式揭牌,主要建造大型原油輪、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散貨船。

  2022年年底,朱平來到中船天津擔任副總經理,隨後又提職為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2023年,公司交出了“同比月均產量翻倍、用人規模翻倍、年產值翻倍”的亮眼成績單。今年一季度,公司已交付兩艘16000標准箱集裝箱船,全年預計交付5艘船,計劃總產值46億元。

  在朱平的帶領下,公司積極推進成本中心、保障中心、技術中心三大中心建設,優化工作流程,提高配送率,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降本增效,提昇管理水平和效率。“過去,零部件從外省市采購再運過來,現在直接從天津本地采購,有效降低采購成本。目前,我們的本地配套率已近50%,今年將提高到70%。已交付的3艘船,分別比合同規定時間提早了100天、67天、140天,這是實打實的效果!”朱平頗為自豪地說。

  五四青年節前夕,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揭曉,朱平成為今年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優秀青年。

  在朱平眼中,天津是一片乾事創業的熱土,不僅有區位優勢和制造業基礎,更有政府的貼心服務。“正是政府部門牽線搭橋,纔讓我們快速地搭建起本地配套網絡。”朱平告訴記者,中船天津雖然年輕,卻是大連造船各大基地中增速最快的,未來將有更多大船從天津啟航,由“藍圖”駛向“藍海”。

王暉

  為了“困在時間裡的人”——訪河北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教授王暉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常被稱為“困在時間裡的人”。而作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阿爾茨海默病是當今世界醫學難題之一,目前尚無特效藥。王暉的工作就是通過加緊科研攻關,為他們的病程按下“慢速鍵”。

  今年37歲的王暉是河北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長期從事神經系統疾病機制與療法的相關研究。從發現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潛在新靶點,到構建靶向納米材料以有效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部病變並提高認知功能,這些備受關注的研究背後都有王暉團隊“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的身影。

  “要做就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前瞻領域課題。”王暉說,這是他一直堅持的信念。

  2011年,正在讀碩士的王暉意識到阿爾茨海默病是健康老齡化和長壽社會必須面臨的新課題,開始集中發力於針對該病的研究。2021年,王暉及其合作者利用超分子化學策略構建靶向納米粒子,為解決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開發的瓶頸提供了新方法;2022年,其團隊發現“哺乳動物不育系20樣激?1”可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潛在新靶點,在理論探索神經系統疾病致病機制上取得新突破。

  取得諸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同時,王暉團隊也運用專業知識協同相關企業開展研發與技術攻關,近年來主持項目合同總經費超千萬元,並直接推動部分新藥獲批臨床試驗,助力醫藥產業發展,為廣大患者和家屬帶來新希望。

  眼下,王暉帶領團隊承擔了一項河北工業大學作為牽頭單位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采用光、超聲等物理刺激法,開闢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思路。“希望我們的科研早日有所突破,將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應用到臨床一線,為守護人民健康貢獻力量。”王暉說。

趙虎

  匠心鑄就“鋼鐵男兒”——訪中鐵建工集團第三建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虎

  “五一”假期,天津軌道交通B1線、Z2線項目施工正在緊張進行中,工人們堅守一線揮灑汗水,全力保證工程進度。在施工現場,一個高大魁梧的身影十分顯眼,他就是中鐵建工集團第三建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虎。

  “這幾天,領導班子成員要到各個項目現場帶班檢查。越是過節,越要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懈。”趙虎告訴記者,第三公司在津承接了多項軌道交通、產業園區、教育醫療等建設任務,關系著民計民生和城市發展,這讓他深感責任重大。

  說話辦事雷厲風行,敢挑重任、敢打硬仗,作為一名“85後”,趙虎身上有青年人的自信和朝氣,更有從鋼筋水泥間歷練出的成熟和穩重。從中鐵建工集團山東公司調任天津的一年多來,趙虎帶領著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團隊,在2023年取得了新簽合同額翻番的佳績,成功入圍天津市100強企業並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我會給自己定一個‘蹦一蹦纔能摸得到’的目標,不局限於專業和既定模式,高標准、嚴要求,激勵自己往前趕。”趙虎坦言,一個好的企業能激發員工的內驅力,有透明的晉昇機制,纔能讓年輕人闖出一片天地。

  一年多來,圍繞傳統建築企業“管理體系欠缺、市場開發不足”兩大問題,趙虎帶領團隊著力推進總部機構改革,成立技術中心;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相關企業共建研發平臺;推進協同創新、集成創新;打造“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全鏈條創新體系,通過一系列舉措著力補齊短板。

  年輕的“領頭雁”引領著年輕的團隊,傳承著中鐵“勇於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第三公司把乾部選拔、人纔培養和團員青年工作等列為企業發展的“頭等大事”,通過保障基本權益,提昇福利待遇,加強與屬地聯動、聯建、聯誼等工作,讓青年職工有信心、有能力紮根天津。

吉洳慶

  “95後”旗袍傳人創新演繹東方美——訪吉慶祥華服世家第五代傳人吉洳慶

  在和平區赤峰道上的一幢小洋樓裡,展示著一件件美麗的旗袍,像是一幀幀老電影裡的畫面,連接起悠久的歷史與絢麗的未來。這家店是有著14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吉慶祥旗袍·禮服世家,26歲的吉洳慶是這家百年老店的第五代傳人。

  “海棠花節剛過,又迎來‘五一’假期,最近還開辦了青年夜校,客人多,有點忙。”吉洳慶忙前忙後,言談間總是面帶微笑,溫婉大方。

  “服裝應該是注入匠人精神的藝術作品。”吉洳慶從小看著母親為客人細心地量體裁衣,一針一線裡,傾注了母親對祖傳“吉氏立裁特技法”的理解,更融入了她對東方女性美與韻的感悟。耳濡目染中,她也愛上了象征著東方女性獨特意象和風韻的旗袍,開始跟著母親學習獨門剪裁技藝。

  “‘吉氏立裁特技法’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凸顯女性的曲線美,這對設計、剪裁和制作全流程都有極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從頭到腳測量客人至少27個身體部位的數據,然後根據客人的職業、談吐、氣質、外貌、膚色等,精心完成適合其身份特質的設計,再用立體的裁剪去縫合每一個細節,最後纔能讓衣服與主人完美貼合。”吉洳慶從不急著推銷,她更願意靜靜觀察客人的性格喜好,結合自己對旗袍文化的理解,為客人量身設計一件專屬的“第二件皮膚”。

  “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喜歡穿旗袍。”作為非遺服飾文化的第五代傳人,吉洳慶希望不僅要把世代傳承技法發揚光大,還要注入更多年輕元素,讓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愛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在吉洳慶眼中,旗袍和穿著的人一起,是“流動的藝術品”。她設計的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吉洳慶說:“我會在每一件衣服的設計中,盡可能加入獨特的細節。”

  如今,作為全國青聯委員、天津市青聯常委,吉洳慶經常參與各種公益活動,通過走進社區、公益課堂等多種方式,向更多人介紹非遺技藝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蘇州有蘇派旗袍,上海有海派旗袍,北京有京派旗袍,我想打造有天津特色的吉氏津派旗袍。”吉洳慶說,“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作為一名青年傳承人,我將秉承老一輩的工匠精神,發揮青年的開拓創新精神,持之以恆促進傳統服飾文化發揚光大,讓全世界更多年輕人通過服飾文化了解中國、愛上中國。”

王九龍

  支教新疆 播下希望——記天津理工大學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王九龍

  “能夠為學生播下真善美和希望的種子,是我最大的幸福。”正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於田縣第一高級中學支教的天津市“青馬工程”第五期高校班學員、天津理工大學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王九龍,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大學期間,我參加過兩次赴西部的暑期支教,但沒有去過新疆,這次對我來說也是圓夢了。”王九龍說,剛上大四時,恰逢學校成功入選中國青年志願者研究生支教團實施高校、獲批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組建資格,他毅然選擇、積極准備,經過層層遴選,終於成功入選,並於2023年8月來到於田縣第一高級中學,補充緊缺學科師資需求,成為一名高一語文教師,開展支教服務。

  王九龍說,支教路上,他一直在思考“我要給學生帶去什麼”。依托天津理工大學與於田縣第一高級中學共建的“民族團結教育協同育人基地”,他推動打造“薪火鑄魂·文化點亮行動”系列研學,帶領高一學生連線高校“青馬工程”學員、探討“如何在高中更好地成長”,多措並舉推進紅色教育。

  收看“天宮課堂”、制作航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體驗”太空環境、搭建“天津—於田”直播課堂……支教期間,王九龍帶領研究生支教團打造“疆苗築夢·青少年科普計劃”,以“創新課堂+沈浸式科普實踐”的互動教育模式,引導學生點亮科學之光、拓寬創新視野、激發科創報國志向。眼下,王九龍正在發揮專業優勢,全力指導在第38屆新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學生組拜日完善科創作品、積極備戰國賽。

  此外,在王九龍等研支團成員共同打造的“紅石榴成長營”思政育人項目實踐基礎上,於田縣第一高級中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首期培訓班順利落地,成為於田縣首個高中“青馬工程”試點單位,探索出思政育人校地融合的創新路徑。

  “再過兩個月,我們就要完成支教任務離開於田,新一批志願者又會從我們手裡捧過接力棒,繼續陪伴這裡的孩子們,懷揣夢想、接續奮斗,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揮灑青春。”王九龍說。

崔媛媛

  建設新農村的“老農人”——訪北辰區青光鎮韓家墅村“兩委”委員崔媛媛

  大學畢業後放棄優厚工作待遇回鄉跟村集體一起創業,致力於鄉村振興。北辰區青光鎮韓家墅村“兩委”委員、韓家墅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副董事長崔媛媛,是全國“巾幗新農人”創業典型。

  “其實,我也是‘老農人’。”崔媛媛說,自己從小跟著當果農的父母在果園裡勞動,“玩具”是木疙瘩、土坷垃。有一次,父親從買來做肥料的泥土中淘出一只小瓷牛,洗乾淨後給她當玩具。“土地裡什麼好東西都有。”父親當時的一句話,她聽在耳裡,將對鄉土的眷戀刻在了骨子裡。

  2008年,韓家墅村要建大市場,號召本村畢業的大學生回來工作。聽到消息,不顧家人勸阻,崔媛媛執意辭職回村。

  “回來後工資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但是村裡重視大學畢業生,讓我看到了希望。”崔媛媛說,“小時候,因為家裡種的葡萄品質高,得到了給市裡大飯店供貨的機會。父親騎著三輪車從北辰區到河西區送貨,路雖遠,但收入遠多於在小攤上賣。村裡要建大市場,我覺得就是把大飯店建在了家門口,是大家致富的機會。”

  回鄉後,崔媛媛從基層員工做起,既堅持立足本崗努力學習,又勇於跳出本崗思考問題,敢於提出人事、財務等方面的創新性合理化建議,逐漸成長為骨乾、高管。現在,她同時擔任天津德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墅外桃源總經理,並贏得了村民信任,被選入村“兩委”班子,還獲得了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第22屆天津青年五四獎章等多項榮譽。

  工作再忙,有一件事,崔媛媛是放不下的:吸引更多從韓家墅村走出去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建設家鄉的隊伍中。在她的建議下,韓家墅村積極扶持本村大學畢業生創業,目前已有4個項目初步成形。

  “創業不易,村裡為加大扶持力度,成立了村青年創業聯合會,請出自本村的企業家給大學畢業生講課,傳授經驗。”崔媛媛說,村裡還制定了管培生招募計劃、大學畢業生薪酬制度等政策,吸引年輕人回鄉工作。

  崔媛媛兒時的夢想就是當一名企業家。“我實現了夢想。雖然不是我自己的企業,是村集體的,但我是村集體的一員,村集體好,我也好。如果不是村集體,我不會獲得這麼大的舞臺。”崔媛媛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